尊龙凯时

诚信 卓越
创新 求真
尊龙凯时将竭诚为您服务
029-88350041
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企业新闻

城市发展转型——增加活力、提升品质、促进发展

浏览次数 : 发布日期:2025年02月14日
分享 :

我国城镇化进程已由大规模快速推进阶段转入中低速微增长阶段 ,从社会结构维度来看 ,人口总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,老龄化与少子化现象并存且日益凸显。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值,达到-0.06%;2020年全国0-14岁儿童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31.5%,“一老一少”群体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战略性议题 。在此背景下,未来城市建设将“以人为本”作为优化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城市建设的导向 。

作为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与决定性作用的核心要素,人”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支撑,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。当前,经济发展动能正加速向创新驱动、消费升级与要素配置优化转型 ,这一转变对城市空间载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。城市空间作为产业集聚与人口分布的物质载体,其核心功能在于优先保障高品质生活空间与服务空间的供给,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。

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优化完善 ,当下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心也在悄然变化 ,一是关注安全底线,提高安全韧性水平,包括气候变化、生态环境、市政安全以及公共安全;二是增强活力,保持经济的长期繁荣,包括创新环境 、营商环境、生活环境以及消费场景等 ;三是精细化的治理,创新现代城市管理模式 ,以提供高品质的生活,包括完整社区、全龄友好、智慧赋能以及绿色生活等。

1、政策引导

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,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十大工作之首。为满足新经济 、新消费 、新人群的需求 ,在发展中也需要不断创造新空间 ,其中需要通过营造城市第三空间提升城市空间品质。城市第三空间是区别于居住和工作空间的第三种空间类型,是人与人、人与城市真正产生互动的场所 ,其品质与城市创新水平、城市活力和城市文化品质高度相关。依托“第三空间”,营造开放、包容、多元的生活场景,是吸引年轻人的触媒,也是留住年轻人的重要载体。

2 、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新路径

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路径方面,重点推进居住空间、公共空间 、文化空间以及产业空间这四类与居民息息相关的空间品质的提升。

1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推进完整社区建设

着力推进社区微更新工程,打造宜步宜居 、富有活力的邻里社区单元。以上海市“缤纷社区”行动计划为例,该计划聚焦老年群体与儿童群体的实际需求 ,系统实施九大微更新项目 ,涵盖活力街巷改造、街角空间优化、慢行系统构建 、口袋公园建设 、艺术空间营造、林荫街道打造 、围墙整治提升、公共设施完善以及运动场所配置等专项工程。系统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,统筹完善生活圈服务设施配套体系 ,上海市创新采用“1+N”建设模式,即一个基础生活圈加多个特色功能圈,精准识别不同群体需求,科学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,有效盘活城市边角用地资源,累计推进约1600个社区生活圈建设,显著提升社区服务能级。

图 :“五宜”多场景导向下的上海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综合策略框架示意

图片来源: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

(2)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

其一,推进滨水区域公共空间更新改造工程 。例如上海市在“一江两岸”品质提升工程中 ,始终秉持公共空间开放共享理念,着力将黄浦江两岸打造成为集市民健身、休闲娱乐 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带和生活性岸线。三亚市通过实施两河四岸生态修复工程 ,重点推进东岸湿地公园、红树林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,有效贯通东岸湿地与三亚河水系廊道,系统恢复区域生态体系。其二 ,系统构建城市绿道网络体系 。例如成都市创新打造“一轴引领、两山环抱、三环串联、七带联动”的绿道网络格局,精心设计“最美回家路”特色项目。该项目有机衔接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 ,科学串联城市交通节点,创新植入复合型便民服务设施,包括社区书店、精品花店、便利商店及咖啡茶饮等业态,全方位打造宜居宜行的社区慢行系统 。


图:上海市滨水区域公共空间更新改造前后对比图      图片来源 :新民晚报

(3)强化历史文化保护 ,塑造城市风貌

通过城市更新行动创新性构建历史文化展示新场景 。例如 ,江西永新古城功能活化工程 ,该项目通过实施建筑立面整治  、地面铺装更新、艺术装置植入等系统性改造措施,成功实现了古城空间品质提升与历史文脉传承的有机统一,有效恢复了古城活力 。北京市崇雍大街改造工程则针对前期存在的违章建筑问题,通过建筑立面精细化改造,系统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,打造出具有可持续性历史解读功能的城市文化长廊 ,实现了历史记忆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 。

 

图:江西新永古城鸟瞰图      图片来源 :UED城市环境设计

(4)功能更替,推动经济转型增加就业机会

创新土地与空间利用政策,全面推进存量空间更新改造 。在产业用地方面,积极探索M0新型产业用地模式,强化政策支撑体系,鼓励工业上楼发展模式 ,完善高效产业用地利用激励机制,推广实施产业综合用地政策,创新带方案报批审批机制 。在居住用地方面,试点推进R0用地改革 ,通过工改居”“商改居等模式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。在绿地利用方面,创新G0用地政策 ,推动绿地功能复合化利用,有机植入文化创意、新兴消费、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。

图 :“工业上楼”发展模式      图片来源 :网络

实施动态更新策略,推动重点区域转型升级。例如 ,首钢园区搬迁改造和冬奥会举办,重点培育科技+”体育+”产业集群 ,着力发展科幻产业 、互联网3.0 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业。同时,充分考虑大规模工业园区改造的长期性与不确定性特征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全力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示范高地 。

创新文化场景营造模式,实现工业遗产活化利用。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区通过活化利用宇宙陶瓷厂工业遗存,创新植入青年文化业态,定期举办特色文化活动,成功打造陶溪川文化IP,将其转型为传承创新陶瓷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。

3、总结

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 、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,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才能集聚多样化、高素质的人才。通过城市空间新场景的营造,才能吸引新人群 、满足新消费、促进新经济 ,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。

关于尊龙凯时
尊龙凯时简介
企业文化
联系尊龙凯时

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16层

3022459756  zhongce1999@163.com

029-88350041 13709190222

二维码
尊龙凯时资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10-2024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2024 caixin021.com caixin021.com.cn, All Rights Reserved
陕ICP备13004573号 技术支持:
XML地图